中度干扰假说

1978年J.H.Connell等提出的假说
中度干扰假说(英语:intermediate disturbance hypothesis,IDH)认为,当生态干扰处于中等程度时,物种多样性能够达到最大化。这一假说是描述干扰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关系的非平衡模型,它基于干扰对区域内物种丰富度的重大影响,以及适度干扰能够遏制种间竞争的前提。中度干扰假说的核心在于,中等程度的干扰能够维持高多样性,因为它允许早期和晚期演替阶段的物种共存。

背景

中度干扰假说的提出基于如下生态学事实:
1.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较低。
2.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