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望远镜

由折射和反射元件组成的望远镜
施密特望远镜(Schmidt telescope)是一种由折射和反射元件组成的天文望远镜。1931年为德国光学家施密特·B·V所发明﹐因此得名。这种望远镜由一块接近平行平板的非球面改正透镜和一个凹球面反射镜组成,星光在望远镜里先通过折射,再经过反射,然后才成像。施密特望远镜光力强,可见范围大,成像的质量也比较好,因而特别适用于进行流星彗星人造卫星等的巡视观测,也常用于大面积成像和天文科普活动。

改进

对某些工作,施密特望远镜可作不同的改变,如增加平场透镜把焦面改成平面;增加一个凸面副镜把焦点引到主镜的背面或附近,形成卡塞格林系统(见卡塞格林望远镜)。
贝克-施密特望远镜光路图
美国光学家贝克首先对这种系统进行了研究,经他改进的这种望远镜,称为贝克-施密特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