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与三国同盟的战争
巴拉圭战争(别名:三国同盟战争),是1864年至1870年间,巴拉圭与三国同盟(巴西帝国、阿根廷乌拉圭)之间为争夺领土及河流通行权而发生的大规模战争。[3]
巴拉圭战争的起因为乌拉圭国内的政变,阿根廷和巴西支持的乌拉圭红党颠覆了巴拉圭支持的乌拉圭白党。[2]巴拉圭对巴西宣战并攻入巴西境内后,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组成三国同盟联军,共同反对巴拉圭。[2][1]战争初期,巴拉圭取得了一些胜利。[2]但因双方实力悬殊,巴拉圭很快转入被迫防守,三国的联军攻入巴拉圭境内。1866年,双方在图尤蒂展开了一场激战后,战争陷入僵局。1868年,双方在乌迈塔要塞展开激战,外援断绝的弗朗西斯柯·洛佩斯被迫突围。1869年,巴拉圭首都亚松森陷落。[2]1870年3月1日,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在塞罗科拉战役中战败被杀,至此,巴拉圭战争全部结束。[4]
巴拉圭战争是南美洲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巴拉圭损失了近60%的人口[3],丧失了154000平方千米的土地,约占其领土总面积的40%[2]巴拉圭河也被迫开放。[3]同时,巴拉圭还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2]另外,三国同盟方面也损失了近10万人。[3]

战争背景

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