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科桉属植物
桉(学名Eucalyptus robusta Sm.),又名大叶有加利、大叶桉,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的乔木[1][3]原产于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2]后引种栽培于古巴法国意大利肯尼亚摩洛哥巴基斯坦葡萄牙乌干达等地,[2]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海南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区。[1]桉对土壤肥力要求高,主侧根系发达,抗风倒力强,但在沿海地区易衰老、枯顶、扭曲和风折。[4]桉在原产地澳大利亚主要生长在沼泽地,靠海的河口的重粘壤地区,也可见于海岸附近的沙壤地区。[3]
桉为密荫大乔木,高20米;树皮宿存,深褐色,稍软松,有不规则斜裂沟;嫩枝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厚革质,卵形,有柄;成熟叶卵状披针形,厚革质,不等侧,侧脉多而明显。伞形花序粗大,花梗短,[shuò]管半球形或倒圆锥形,帽状体约与萼管同长,先端收缩成喙;花药椭圆形,纵裂。蒴果卵状壶形,上半部略收缩,蒴口稍扩大,深藏于萼管内。花期4-9月。[3]
中药大辞典》中写道,桉的叶和果均可入药,桉叶含大叶桉酚(robustaol)B等挥发油,药性辛,苦,凉。有疏风发表,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主治治感冒,高热头痛,肺热喘咳,泻痢腹痛,疟疾等。桉果药性苦,温,小毒。主治疟疾。[5]此外,桉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中国于1894年正式引种桉属植物作为行道树、景观树栽培,[6]1916年中国粤汉铁路广州至衡阳段栽植桉(Eucalyptus robusta Sm.)。[7]由于桉有着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等特点,被广泛种植作为木材树种,木材红色,耐腐蚀,适于作桥梁及枕木。[8]桉人工林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9]
由于与农业和城市化有关的开垦和耕种,桉失去了很多栖息地,其种群数量在过去的三个世代中被认为已经下降了25.7%,并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野生物种红色名录》,被评估为近危(NT)物种。[10]

词源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