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元节

1459年出生的江西贵溪人
邵元节(1459年—1539年),字仲康,号雪崖,江西贵溪人,一说安仁(今余江)人。明朝正一教道士,[1]深获明世宗宠信,总领道教事,谥曰文康荣靖,赠少师。隆庆初年(1567年)削去其谥号。著有《太和文集》,有嘉靖刻本存世。

人物生平

自幼孤苦,邵元节在龙虎山上清宫达观院削发为道士,师从范文泰,得其真传《龙图规范》之精髓。随后,他又拜李伯芳、黄太初为师,勤勉不辍,终得二师之全部道术。嘉靖三年(1524),因道行高深被征召入京,其“立教主静”之哲学理念深得世宗皇帝之心,嘉纳有加。
嘉靖四年(1525),邵元节奉命祈雨祈雪,果验其效。次年,即嘉靖五年(1526),世宗赐其“致一真人”之号,并委以重任,统管京师朝天、显灵、灵济三大宫观,总领全国道教事务,同时赐予紫衣玉带及象征尊贵与权力的金、玉、银、象牙印章各一枚。自此,邵元节长居京师,频繁应诏祈雨祈雪,封赏不断。
嘉靖九年(1530),邵元节被加封为二品大员,并追赠其父为太常丞,母为安人。嘉靖十一年(1532),更于城西敕建真人府,每年赐禄米百石,配以四十名校尉侍奉左右,并赐予庄田三十顷,免其租税。此外,还任命其孙邵启南为太常丞,曾孙邵时雍为太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