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蕨

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
星蕨(学名Microsorum punctatum (L.) Copel.)是水龙骨科星蕨属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6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根状茎近光滑而被白粉,密生须根,鳞片阔卵形,基部阔而成圆形,顶端急尖,暗棕色,易脱落。叶近簇生;叶柄粗壮,短或近无柄,禾秆色,基部疏被鳞片,叶片阔线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长渐狭而形成狭翅,侧脉纤细而曲折,两面均可见,叶纸质,淡绿色。孢子囊群橙黄色,通常只叶片上部能育,孢子豆形,周壁平坦至浅瘤状。
分布于中国甘肃、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越南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印度非洲也有分布。生长在长在平原地区疏荫处的树干上或墙垣上。
星蕨叶片宽阔,叶质肥厚粗壮,终年常绿,可作为树干附生景观,庭院角落及假山布景、水池点缀、裸石映衬的植物材料。

形态特征

附生,植株高40-6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粗6-8毫米,有少量的环形维管束鞘,多为星散的厚壁组织,根状茎近光滑而被白粉,密生须根,疏被鳞片;鳞片阔卵形,长约3毫米,基部阔而成圆形,顶端急尖,边缘稍具齿,盾状着生,粗筛孔状,暗棕色,中部的颜色较深,易脱落。叶近簇生;叶柄粗壮,短或近无柄,长不及1厘米,粗约3-4毫米,禾秆色,基部疏被鳞片,有沟;叶片阔线状披针形,长35-55厘米,宽5-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长渐狭而形成狭翅,或呈圆楔形或近耳形,叶缘全缘或有时略呈不规则的波状;侧脉纤细而曲折,两面均可见,相距1.5厘米,小脉联结成多数不整齐的网眼,两面均不明显,在光线下则清晰可见,内藏小脉分叉;叶纸质,淡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