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会战是1941年中国第5战区军队在河南南部抗击日军的一次作战。[2][a]
1941年1月,为再次打击中国第5战区主力,打通平汉路,日军第11集团军和日军中国派遣军分别抽调兵力,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统一指挥进攻豫南。中国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8个军共14万余人组织防御。1月24日至25日,日军分三路相继沿平汉铁路及两侧向北进攻。同时,皖北、豫东日军分别向涡阳、黄泛区进攻策应豫南作战。1月27日,日军进至汝南、驻马店、沙河店、春水一线。第5战区伺机发动反击。1月29日,日军中央兵团至遂平,但却扑空,而左、右两兵团遭第5战区第13军、第85军重创。为挽救两翼危局,日军于1月31日变更部署,中央兵团企图与左右兵团分别夹击第13军和第85军,但再次扑空。1月29日,第84军收复正阳,并尾随日军右兵团之后。2月2日,日军因连日苦战疲惫不堪且后方交通线被割断而开始回撤。2月4日,日军攻占南阳,并企图与由舞阳经象河关南撤之中央兵团夹击第2集团军主力,但未得逞。2月7日,日军撤回信阳附近,战局恢复原态势,豫南会战结束。[2] 豫南会战共毙伤日军9000余人,[2]以侵华日军失败中国军队胜利而告结束。豫南会战的胜利大大增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信心,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3]
作战经过
1941年1月,为再次打击中国第5战区主力,打通平汉路,日军第11集团军抽调其第3师、第40师主力及第4师、第13师、第14师、第34师、第39师各一部,日军中国派遣军由京沪地区第13集团军抽调第17师主力及第15师一部,并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统一指挥进攻豫南。中国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8个军共14万余人组织防御,决定在平汉路正面配置一部兵力,主力则置于日军进攻路线之两侧,保持机动,准备于日军向汝南、堰城、舞阳分路北进时,即向日军侧背攻击而歼灭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