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絪

唐朝太子太傅
郑絪(752年-829年),字文明,出生于荥阳郑氏南祖。他是唐朝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曾任宰相和池州刺史[1]郑絪善于属文,结交天下名士,进士及第后,历任中书舍人、河中尹、检校左仆射等职。唐宪宗即位后,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和中,他以太子太傅的身份致仕。他的谥号为宣,追赠司空[2]郑絪在唐朝政治和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文明宰相”。[3][4]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郑絪集》30卷,未见传本。[5]全唐诗》卷318存其诗5首、残句1则;《全唐文》卷511存其文10篇。[5]

生平简介

郑絪(752年—829年),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zhuó]进士、宏辞高第。累迁中书舍人宪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居相位凡四年。后自河中节度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絪守道寡欲,治事笃实,世以耆德推之。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宣。絪著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个人作品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郑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