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器具
1
4
鼎为古代的一种金属烹饪器具,祭祀烧煮需要用鼎,[1]常见的鼎构架为三足、两耳。鼎又因形制的细微差异而分成多种,如盖鼎、圆鼎、方鼎等。相传鼎为黄帝创始,《事物纪原》中记载“《史记》《黄帝内传》《钟繇疏》皆云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此鼎之始也。”[2]
经过发展,鼎成为镇国之宝、传国重器,为国家主权、版图等的象征,置于国都。古来“鼎作”“鼎运”等语汇,都以鼎代国,指国作、国运;宏国大业、帝王之业,称“鼎业”。[2]
2007年,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联合向香港特区政府赠送了“紫荆花”回归纪念宝鼎。[3]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赠送了“民族团结宝鼎”。[4]

简介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