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崇正总会-抖音百科
香港崇正总会,是旅港客家人士于1921年9月29日创建的第一个客家社会团体。赖际熙为第一任会长,现任会长为黎锦文。[1][2][a][3] 1921年夏季,旅港客属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人数为136人,会议决议成立“旅港崇正工商总会”。6月11日审查通过总会章程。10月31日,赖际熙先生当选第一届会长。1926年6月20日,“旅港崇正工商总会”改称“香港崇正总会”。[1]1929年12月10日,崇正总会会所成立。[4]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香港崇正总会积极团结全世界客家人共同抗日,募捐施赈,保家卫国。[5]1941年香港被日军攻陷之后,这些义校惨遭破坏,校舍与校具均毁之一旦,义校被迫停办。1945年秋,日本投降之后重建义校。1960年,在第18届陈树垣担任理事长期间,决议将崇正会馆改建崇正大厦。1971年,12层楼的崇正大厦正式建成。[6][7]1996年5月2日,崇正总会曾给中国农业大学捐赠100万元港币作为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中国农业大学学业优异、生活困难的学生和在教学科研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6] 香港崇正总会百年来以“崇尚正义”为宗旨,努力加强与世界各地客家社团群体的联系,已成为全球客属组织的核心。[5]总会主要任务包括编撰关于客家源流与文化及人物专书、创办期刊或报章、创立国语义学以及举办周恤事业。[7]香港崇正总会已成为全世界创办时间最早、影响力最大的客家人社会组织之一。[5] 创建背景
明朝中叶以后,随着闽粤边客家地区人口对于土地的压力增强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诸多因素,该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地向闽粤沿海、赣南、四川、广西等地及中国台湾地区和海外迁徙。闽粤客家人在向广东中部、南部扩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日增,势力日扩,语言习俗不与其他邻居的民系相同”,以致“引起其邻居民系的恶感,渐有斗案发生,且以恶言相詈骂”。明清方志中,出现把客民视为“异族”的情况。进入20世纪以后,对客家的误解和偏见仍时有发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