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诒

徐祖诒
1936年任国民党军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并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徐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本部第一厅少将副厅长。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战。[1]

正文

徐祖诒(又名徐祖贻)(1895-1976)江苏昆山人,中央军校第八分校(湖北均县分校)中将主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中将高参。

基本介绍?

  早年入吉林陵军小学、清河陵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曾在东北军任职。后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28年12月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军令厅少将处长。1936年任国民党军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并晋升为陆军中将。抗战中任第五战区长官部参谋长、中央军校第八分校主任、陆军大学兵学研究院主任等职后到台湾。徐祖诒小时候当时由于家境窘迫,少小离家先后考入吉林陆军小学、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军事。1914年又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炮科。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学成归国后在张学良手下任职,当过保安司令部的科长、处长等,深受张学良的器重和信任。1928年,作为张学良的代表,与邢士廉等人到北京,与国民政府代表白崇禧商议东北易帜之事。徐祖诒充分利用与白崇禧在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关系使洽谈得以顺利进行,双方和平统一终获成功。经历这一重大事件徐祖诒初露头角,显示出较强的谈判才能和较好的军事天赋,得到国民政府的赏识和重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徐祖诒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本部第一厅少将副厅长。1936年调任参谋本部第二厅少将厅长,掌管对敌情报,对外宣传和联络外国武官等方面工作。由于业绩突出,不久就被晋升为中将。1976年2月15日在台中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