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愿,生卒年不详,金代诗人。字敬之,自号女几野人,又号溪南诗老。福昌(今属河南)人。喜杜诗韩文,精于《春秋》三传和佛经,为人放达无拘,麻衣草履,在达官贵人中笑谈豪饮,旁若无人。后因河南府尹诬陷同僚,受牵连下狱。出狱后,生活困窘。金末兵乱,在颠沛流离中死去。 生平简介
祖父时,自陕西凤翔迁来福昌(今宜阳),辛愿居住于县西南女几山下,种田为生,自号“女几野人”。25岁时才开始发愤读书,初读白乐天《讽谏集》,一日,便能背诵,于是搜罗群书,置诸案前。读《诗经·河广》、《尚书·伊训》诸篇颇有省悟,自此刻苦攻读,欲罢不能。遇有音义不通时,就旁引考证,必通而后已。他广阅博览,精通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佛教经典,也无所不晓。 辛愿天性野逸,不修边幅。仪容自然。达官贵人举行盛大宴会,他常着麻衣,穿草鞋,坦然列座于其间,侈谈畅饮,旁若无人。曾经对友人王郁说:“王侯将相,世人所好。然而志道不合,空居其位,碌碌无为,就好象清洁身躯卧于茅厕一样。”
高献臣为河南府治中时,闻辛愿之名,引为上客。后献臣被府尹温迪罕福兴所诬陷,辛愿也受到株连,屡经拷讯,几乎性命不保,从此世人与辛愿绝交。两年后,辛愿生计日趋恶化。薄田五六十亩,收入甚微。官吏催课如虎,耕牛几被所夺,无奈卖牛餬[hú]口。辛愿素性耿直,从不仰人鼻息求生,迫与饥寒,困苦潦倒。辛愿写诗数千首,尝存竹篓中,毁于乱世。残存订集有名句:自怜心似鲁连子,人道面如裴晋公。万事直须称好好,百年端欲付休休。院静宽留月,窗虚细度云;浪翻鱼出浦,花动鸟移枝。黄绮暂来为汉友,巢由终不是唐臣。表现了他不畏强权,不趋时势的傲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