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坂城镇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下辖镇
达坂城镇东连吐鲁番市,南接托克逊县,西邻托里乡,北依西沟乡和东沟乡。行政区域面积536.61平方千米。达坂城镇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和南北疆之间的交通重镇,历史上曾是战略要地。达坂城镇因地处天山后沟峡谷北口,地势高,有城而得名。 截至2018年末,达坂城镇户籍人口有5264人。 截至2019年10月,达坂城镇下辖2个社区和3个行政村,701户,3241人,其中回族2676人、汉族299人、维吾尔族207人,哈萨克族59人。[1]2011年,达坂城镇财政收入370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6349元。[2]

简介

达坂城镇---丝绸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位于天山北麓的喀拉塔格山脚下,地处东经88°9'、北纬43°39'。达坂城镇总面积600平方公里,北依天山主峰—--博格达峰,南临吐鲁番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坡度较大。兰新铁路312国道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亚欧光缆及石油天然气管道均穿越境内。达坂城从古至今就是联系南北疆和区内外的咽喉之地,同时还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老重镇,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的一首《达坂城的姑娘》更使其海外扬名,享誉世界。达坂城镇镇辖3个行政村,总人口5327人,其中以回族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为主,达坂城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镜内埋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200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780万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

历史沿革

达坂城镇为古丝绸之路新北道和南北疆之间的交通重镇。境内有峡口疙瘩城古迹和嘉德城遗址,是清代驻 军屯田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反击外敌阿古柏的战斗、马仲英盛世才军队的多次争夺战都在此地展开。民国23年(1934年)设达坂城镇,现域为当时达坂城镇一保。新中国成立后,为迪化县七区一乡。1956年,为达坂城乡。1958年9月,为天山公社达坂城大队。1977年,分为天山和达坂城两个大队。1984年,建达坂城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