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棚顶

中国古建筑中圆脊的屋顶
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圆脊的屋顶。即将硬山或歇山顶之正脊作成圆弧形曲线。分别称为“卷棚硬山”或“卷棚歇山”。多用于北方民居、园林等建筑。南方常见的“轩”,其室内天花亦名“卷棚”,是在弧形[chuán]子上钉以薄板或置望砖。常用于厅堂、廊屋及园林建筑。此外,卷棚顶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也是朝鲜传统建筑、越南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介绍

卷棚顶是两坡出水,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线曲面。根据左右山墙的悬山式和硬山式不同,卷棚顶可分为悬山卷棚、硬山卷棚,另外,卷棚顶也可以是歇山式,因此可以看作是歇山、悬山、硬山的变形。
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卷棚顶在单独使用时,多应用于游廊,它常与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结合而用。圆明园天然图画景区内的建筑,几乎全部采用卷棚顶,体现了整体建筑的统一性。其中一组建筑的勾连搭屋顶,还设置成三个卷棚顶相连的形式,使屋顶形式更加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