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仪

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
吴公仪(1898年-1970年),名润泽,字子镇,河北大兴县人,满族。他是吴家太极拳宗师吴鉴泉的长子,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吴公仪少年时曾兼得杨氏第三代传人杨少候亲授关节功夫。1919年,年仅20岁的吴公仪出任山东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1924年,担任张宗昌阵营的搏击队总教练。后来,他在全国知名的上海精武体育会教习,并曾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的聘请,担任军校学生部和高级班太极拳教官,以及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1]1933年,吴公仪与弟弟吴公藻先后担任湖南国术馆副馆长。 1937年,吴公仪在香港成立鉴泉水形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2年,香港沦陷前,吴公仪回到上海,担任鉴泉水形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他重返香港复社担任社长。1954年,澳门比武募得的资金款项用于帮助中国香港众多难民。吴公仪的吴氏太极拳在此次比武中名噪一时。 1970年12月5日,吴公仪在香港中分科医院去世,享年73岁。

人物生平

1919年,吴公仪年方20,就已出任山东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1924年,则任职於张宗昌阵营的「搏击队总教官」;其後也在全国知名的上海「精武体育会」教习,亦曾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聘请,出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又当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许多名流都跟其习太极拳。
1937年,吴公仪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2年香港沦陷前回上海,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应港澳人士之聘请,重返香港复社。
吴公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