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蜥目

坚蜥目
坚蜥目(Aetosauria)是一群已灭绝草食性主龙类演化支,身上有重骨板、体型由中到大,生存于晚三叠纪。它们与鸟类和其他恐龙相比更接近鳄鱼类。几乎所有的坚蜥目动物(除了Aetosauroides属)都属于Stagonolepididae科。目前认为坚蜥目可以分为两个亚目,Desmatosuchia和Aetosaurinae。

形态特征

坚蜥目动物的头部与巨大身体比是相当小的,头部外型上有独特点,前部平坦且钝状,类似猪的口鼻部。凿状的牙齿是小型、类似叶状,显示它们是草食性动物,但类似猪的牙齿与角质性的口鼻部已在至少一个物种上发现,并被描述成以群居昆虫为食。在坚蜥类脑壳方面的研究,显示它们与鳄形超目关系密切。跟劳氏鳄目一样,它们有柱状直立的四肢结构。脚掌类似植龙目的脚掌,两者都保留了原始特征。在其他方面,它们拥有典型的镶嵌踝类主龙(劳氏鳄目或鳄鱼)身体与大而强壮的尾巴。但是前肢与后肢相比相当小,所有的坚蜥类都是四足动物。这些动物有厚重地骨板(大多数应是用来防护掠食者),骨板呈大型四角形,彼此互相契合,保护身体的背部、侧部、腹部、尾巴。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骨板可能由角状物覆盖者。
原始的属,例如诺利阶时期分布广泛的坚蜥属、与卡尼阶的科荷马鳄(Coahomasuchus),体型较小,约1米长。而更先进的物种体型较大,身长大约3米长,而其中的正体龙、副正体龙,拥有宽广类似乌龟的身体,其他像是链鳄,身体狭窄,身长约5米,肩膀上有大型针状物,应该是种防护结构。坚蜥类化石在苏格兰、格陵兰美国东部的西南部份、阿根廷马达加斯加等地发现。因为它们的骨板经常被保存下来,也因它们是全球广布,但在地层上分布的范围很短,所以坚蜥目与植龙目成为晚三叠纪的重要四足标准化石。
骨甲结构通常是推断坚蜥目关系的最有用特征之一。在其他鳄形类动物中,坚蜥目与Revueltosaurus最为密切相关,后者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最初以错误地被归类为草食性恐龙的牙齿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