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英文名:Sleepwalking)也称之为“梦游症”(英文名:somnambulism),是一种在睡眠中起身下床行走的精神障碍。在这种状态下,睡眠和清醒的现象结合在一起。[1][2]
梦游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患者熟睡过程中突然且无理由地起床活动。他们的目光显得呆滞,面部表情缺乏生动。这些活动可能包括在室内外无目的地走动,或者在桌上摸索物品,有时甚至打开抽屉取物,乃至打开房门在走廊上小便,这些行为看似带有某种“目的性”,实则是在睡眠状态下的无意识举动。[2]
梦游主要与夜惊进行鉴别。夜惊的症状包括入睡后坐起尖叫、哭喊,直视或双目紧闭,有时也可能下床行走。但夜惊伴随着强烈的惊恐、焦虑等情绪反应,以及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相比之下,梦游则没有这些情绪反应和植物神经症状。[2] 对于发作次数不多的梦游症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控制诱发因素,如学习压力、家庭不和、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晚睡眠不足等。同时,要防止梦游中发生意外,例如在患儿梦游时将其安全护送到床上或轻轻叫醒。梦游症通常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在几年内会自行消失。[2]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