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同骅-抖音百科
林同骅(1911年5月26日—2007年6月18日),出生于重庆市,祖籍福州,中国著名航空及工程力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1][2]林同骅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他在航空工程、工程力学、非弹性构造、金属疲劳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林同骅 在二战期间设计了中国首款双发动机飞机,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底特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并在1977年晋升为加州大学特级教授。林同骅在预应力混凝土标准化方面也有开创性贡献。2007年6月18日,林同骅因心脏衰竭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96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1年5月26日,林同骅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郊外的狮子山。翌年,随时任重庆电报局局长的祖父林福熙迁往福州。1914年随父亲林若卿移居北京。幼年时由父亲、叔伯教《四书》《五经》《左传》。1924年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4年后毕业。当时燕京大学移新校址,汇文毕业生可免考升入燕大,林同骅遂随同学们一起升入燕大,主修物理。一年后,其父以燕大毕业后觅职无把握,而交通大学毕业后即由铁道部分配,嘱林同骅转考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1929年,林同骅入校学习,攻读土木工程系。不久,父因病失业,他靠兄弟、叔伯接济,方完成学业。由于交通大学各院校第一名毕业生可到美国深造之例,故林同骅发奋学习,每学期成绩在全年级均居第一。不想待他毕业之时,资送到美国深造之事已停办。 1933年,唐院电机系教授朱物华告诉林同骅本年度招收留美公费生,叫林同骅前去报考。因林同骅成绩名列全班前四名,被保送到南京参考。不久,林同骅到山东水利训练班教书。一次偶然的机会获悉自己已被清华大学录取,并派往美国学习飞机机架设计制造。得此喜讯后,林同骅十分兴奋。出国前,他在杭州笕[jiǎn]桥航空学校附属工厂见习,便于在国外学习时能得知国内之需要。见习5个月后,他到南京飞机修理厂及上海海军飞机厂各见习数周。当时,恩师钱昌祚认为他应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于是,林同骅于1934年5月赴校,并见到了在柏利克利加州大学任教的堂兄,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史学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的林同济。林同骅在该校不攻读博士学位,而以两年时间攻读关于设计制造的课程,剩余一年时间到美国各飞机厂实习,以便理论能与实践学识相结合。1935年,林同骅到密歇根大学学习。1936年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随即到美国各飞机制造公司实习,收集设计资料,熟悉生产程序及材料规范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