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原名为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1987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

历史沿革

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中国科学院于10月15日组建了我国的“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系统”。截止11月,全国首批共建立了12个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站,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乌鲁木齐天文站的前身,以下简称乌鲁木齐人卫站)为其中之一,在系统内的站编号是211(编号于1958年3月27日改为281)。
乌鲁木齐人卫站由新疆八一农学院水利系物理教研组教师兼职负责卫星的光学观测,从1958年10月起,按规定发送资料。当时观测仪器仅是人卫广角望远镜,在水利系提供的两间办公室外设立了观测场,进行观测。条件十分简陋,困难。
1972年7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撤销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办公室,明确紫金山天文台为全院人造卫星系统的业务归口单位,并将原来的人造卫星观测台、站调整为7个,各人造卫星观测台、站的编制、经费、设备等问题由中国科学院直接管理。前乌鲁木齐人卫站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