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菜,也称叶用莴笋[2],是莴苣属的一种蔬菜,其外观、味道与芥菜相似[3],长成球的样子,大部分是叶子,茎一般很短,故又被称为结球莴苣、结球生菜[4]。而莴苣的很多别称,如莴笋、春菜、生笋、千金菜等都是莴苣不同部位的俗称[5]。 春菜也可以泛指春天的应季蔬菜,即“春季菜”[6],在北方春菜主要指莴苣,在南方则把春天常见的野菜都称为春菜,而岭南地区的人们将一种叫作“春碧蒿”的野苋菜称之为春菜[7]。
春菜味甘、苦,性平偏凉,有着利尿通便、消积下气的功效,对于产妇来说还可以增加奶水,有助消化[3]。
春菜风俗
春菜,在京津一带,“打春”(立春)的时候几乎一定要吃的。在食俗上,一定要吃拌黄豆芽,炒“掐菜”(天津把掐菜加少许韭菜同炒,叫炒“蓝白线儿”)。拌黄豆芽用芝麻酱、蒜水,原料和制作很简单,但人们吃得有滋有味。如果把这种菜放在碟子里,再加上几片酱牛肉或鸡片等瘦肉,就有个 好听的名儿:春盘儿。为什么春菜要用黄豆芽、掐菜?因为春天来了,要尝尝新鲜蔬菜,但这时京津一带还没见青菜的毛儿(过去有“洞子货”,但只有长安贵人才吃得起,不像现在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蔬菜)。青黄不接,权宜之计,是用水发的粮食菜来代替,总之还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