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楼镇孟窑村下辖居民点
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楼镇孟窑村下辖居民点,[1][2]位于萧县城区西南约10公里处。[3]
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4]鲁哀公十八年,颛孙子张为孔子守孝结束,回到老家陈国。但因楚已灭陈,于是把家搬至萧地车牛返定居[a]。元大德年间,孟子后人在该村增建“四贤祠”,分别祭祀闵损、孙子张、颜子柳和亚圣孟子。1939年,村民将车牛阪改名为闵车牛返村。[5]1949年属闵贤乡,1958年属杜楼公社。1984年属芦花公社芦花乡。1992年属杜楼镇。2008年并入孟窑村。[1]
截至2016年底,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内存历史文物遗址遗迹10余处,有百年古井、古石桥、牛车阪古道、四贤祠遗址、古寺庙、古泉、百年柿子林、古树、汉墓等景点。[5]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是二十四孝中孔子弟子闵子骞“芦衣顺母”的发生地,也是中国孝文化教育基地。[2]2016年11月,该村被评为安徽省千年古村。2019年4月,其入选安徽省省级传统村落名录。[5]

名称由来

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的村名起源于春秋时期鲁国,后人感动于闵子孝行,将鞭打芦花处的“杜村”改名叫“鞭打芦花车牛返村”。[3]最早杜村叫“芦花村”,成立人民公社的时候,“芦花”两个字被公社借用了,“芦花公社”下面不能再设同名的村,于是改为了“车牛返”村。村民还把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闵子骞的生日的这一天定为古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