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区

西藏昌都市辖区
卡若区(英文名:Carub Qu),原名昌都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辖区,位于西藏东北部、昌都市中北部。东与江达县贡觉县为邻,南与察雅县八宿县毗连,西与类乌齐县交界,北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和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接壤,下辖3镇12乡,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是昌都市辖区和昌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3][4]2023年,卡若区常住人口149907人。[2]
卡若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4000余年以前。汉魏时期,称以卡若区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为“康”;隋唐时期,隶属东女国的一部分;唐朝时期,归依吐蕃;自13世纪中叶,正式划入中国版图;清朝时,称昌都为“察木多”。1950年10月昌都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进驻昌都;1959年4月,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5]之后,昌都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分,到1999年行政区划划分为3镇12乡。[6]2014年12月,昌都县人民政府改设为卡若区人民政府。[5]2017年10月,卡若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1]
2022年,卡若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8.8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GDP)超过5.92万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万元。[7]区内交通有川藏公路、滇藏公路黑昌公路及昌都至芒达、翁达岗的公路。[4]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强巴林寺、嘎玛沟、茶马城、卡若遗址谷布神山小恩达遗址、日通藏药研制中心、朱古寺、拉多沟等景区。[8][9]
2018年10月,卡若区入选2018年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1]2021年7月,卡若区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10]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卡若区在列。[11]2024年1月,卡若区获中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服务典范”荣誉称号。[12]

地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