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继闵

北宋将领
折继闵(1018-1052年)字广孝,宋代边将。党项族折惟忠子。折继闵于天圣二年(1024年)随父任为三班奉职。景祐中(1034年-1037年),改右侍禁。父逝后,兄继宣嗣州事。宝元二年(1039年),其兄被黜,折继闵升西京作坊使,嗣州事。康定元年(1040年),率所部深入夏境破寨20余所。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城建宁砦;七月,以守麟州功迁宫苑使、普州刺史;十月,奉诏护送麟州戍卒冬服,为李元昊伏击,后脱归,削夺宫苑使职。
庆历三年(1043年)冬,大破夏军于杜胡川。庆历五年(1045年)二月,奉诏筑宁府、安丰、西安、靖化、永宁五寨,复筑河滨堡。庆历六年(1046年),迁果州团练使、麟府路兵马钤辖,仍知州事。庆历七年(1047年),招降叛军折高留,建三堡安置从河西迁入人户万口,使其归业,兼事戍守。后于皇祐四年(1052年),逝世。[1]

人物生平

庆历元年(1041),继闵巡边,与夏军发生遭遇战,双方激战横阳川(神木县黄羊城河),杀200,俘其酋帅10余人,尽夺其辎重而还。同年二月,元昊又南进,败宋军于好水川,复挥戈东向,进攻麟府。七月二十三日元昊以万余兵围府州城数重,日夜攻击,情势危急。继闵督麾下6000多官兵防守不懈,并射杀夏酋,夏军死伤千余,积尸蔽野,损失惨重,激战七日,夏军铩羽而遁,继闵以功迁宫苑使,普州刺史。
七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九日,夏军围攻麟州月余,当麟州之被围时,知州苗继宣募勇士赴府州请援,当地人王吉应募,伪装成夏兵穿过包围圈直奔府州告急,府州将派兵救援,王吉复从小道入城,军心大振,城内储粮充足,都督王凯率士卒死守,元昊久攻不克,遂解围去。夏军攻麟府不能得手,分兵攻陷丰州和宁远寨。麟府之役,给骄横不可一世的元昊当头一棒。宋军迭挫夏军于坚城之下,士气为之一振。十月,继闵率兵2000向麟州护送冬季军服,行至中堠寨,猝遭夏军万人的截击,军服尽失,继闵由小路只身逃脱,朝廷给予降级处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