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姓

中国姓氏之一
褚姓,中国姓氏,在北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十一。褚姓来源诸多,一是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二是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这一支流被称为褚姓正宗,子段被奉为得姓始祖;三是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褚师[a],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四是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褚库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五是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副都统萨尔图·褚库,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2][1]
禇姓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境内。秦王扫六合而四海一期间,有一支禇姓由河南迁入山东,还有一支迁入颍川东汉时期,褚姓仍主要聚居在祖地河南。唐代,禇姓一族中出现了一代名相——河南郡公禇遂良,禇姓一族凭借禇遂良的显贵得以发展壮大。但不久后,禇遂良接连被贬,其子孙后代也遭遇流放。唐以后,有褚氏族人迁至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繁衍生息。明代初期,山西禇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也和其他迁民氏族一样被分迁至多地,褚姓族人得以广泛分布于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清代,禇姓逐渐遍布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多地。禇姓已作为常见姓氏在中国广泛分布,尤其是江苏、辽宁两地,褚姓族人甚多。[3]
褚姓的中国人血缘单纯,历史上未发现过禇姓被赐姓或被冒用的记录,且都是纯粹的汉族。褚姓历史上以河南(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颍川(治所今河南禹州市)为郡望。著名历史人物除了唐朝名相褚遂良以外,还有西汉经学褚少孙、唐朝著名书法家褚亮等。[3][4][5]

始祖源流

褚(Chǔ)姓,起源有多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