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育学校-抖音百科
1930年9月,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受同乡、教育界前辈温世霖的影响,争取女性求学的权利,成立温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学,即普育学校。“普”,即普适和普及;“育”,即教育、培育。1933年,温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学改称私立普育小学。温瀛士题写了校训“勤劳真实”,设计校旗、制作校徽、统一校服、教唱校歌。1936年,普育小学因正式招收男生而改名私立士范小学。士范学校,即培养才智之士的典范学校,蕴涵着温瀛士用普育精神培育品学兼优人才的良苦用心。温瀛士办普育,至今受到宜兴埠父老乡亲的赞誉。 概述
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字阆仙,世居天津城郊宜兴埠,生于1895年2月。1919年2月至1929年7月,温瀛士被荐担任民立第五小学校长。为帮助更多的农家孩子就学,温瀛士减免学杂费,想方设法提供救助。1929年7月,温瀛士为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筹划将村中娘娘庙改为校舍,因遭反对愤而辞职。乡亲们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温瀛士都是靠自己微薄的薪金供养全家,平时穿的是洗得发白的中式服装,吃的多是饽饽咸菜就白开水,遇有学生在全县会考得了好名次等高兴的事才稍加改善,也不过是加一包花生米。 早在1930年著名教育家温瀛士胸怀教育救国 之志,为弘扬普育精神在宜兴创办了普育女子学堂。以“勤劳真实”为校训,以先进理念和办学模式施教于学子,闻名遐迩、英才辈出,后男女兼收更名为宜兴埠士范小学。直至解放战争时期因战火而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