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辅政

西汉中期的历史事件
霍光辅政是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1]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年仅8岁的汉昭帝继位,按照汉武帝的遗嘱,由大将军霍光来辅助汉昭帝,史称“霍光辅政”。当时一起接受武帝遗诏的还有金日[shēn]上官桀桑弘羊[2]
他奉行汉武帝轮台诏书的政策,遣使者问民疾苦,平反冤狱;重农桑,轻赋敛,招集流亡,资助农民进行生产;罢冗官,省费用,减轻百姓负担;他不负武帝重托,平定了燕王刘旦左将军上官等谋废帝的乱。元平元年(前74)后,他摒武帝子广陵王刘胥不立,迎立昌邑王刘贺。后又因其淫乱,以“宁负王,不敢负社稷”的精神,废昌邑王,拥立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刘询为帝(即汉宣帝),安定了汉家社稷。[3]
霍光前后辅政二十年(前87年~前68年),使汉武帝末年的社会矛盾缓和下来,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3][4]

历史背景

汉武帝为了打匈奴,通西域,再加上他的生活奢侈,喜欢讲排场,还迷信神仙,连年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年来,把文帝景帝时候积累起来的钱财、粮食消耗得差不多了。为了弄钱,他重用残酷的官吏,加税加绢,甚至让有钱的人可以出钱买爵位,卖官职。这些人做了官,当然要拼命搜刮老百姓,再加上水灾旱灾,逼得百姓难过日子,各地方就有大批农民起来反抗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