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狭纹虎鲨-抖音百科
狭纹虎鲨(学名:Heterodontus zebra),又名斑纹异齿鲛、斑纹异齿鲨,俗名角鲨、虎沙,是软骨鱼纲虎鲨目虎鲨科虎鲨属下的一个种。其种加词“zebra”意为“有斑马状纹样的”。体长可达1.25米,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亚热带介乎40°N至20°S的海域,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澳洲昆士兰等。栖息于大陆棚海域,平时停栖于海底,游泳能力不佳,行动缓慢。属肉食性,以小型底栖 无脊椎动物为食。卵生的,卵大且具具螺旋形卵壳,四角另具短须状突起。不常见,价值性不高,偶尔在水族馆展示。其背鳍具硬棘。 物种学史
狭纹虎鲨所属的板鳃鱼类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的系统发生史至少有3亿5千年。加拿大学者曾经在北冰洋地区发现4亿年前的完整鲨鱼化石,这种化石比已经发现的最早的恐龙化石还要早1.75亿年。 生物特征
狭纹虎鲨为中型海产鱼类。一般体长可达1m余,雄成鱼长约84cm。体重400-1000kg。体延长,前部粗大,后部渐细小,背面圆凸,腹面平坦。头高短,略呈方形,头长为全长的1/5(幼体)至1/4;尾细长,比头和躯干为长。吻宽大,钝圆,向前陡斜。眼椭圆形,侧上位,无瞬膜,距第一鳃孔比距吻端为近;眼间隔颇宽,稍凹人;眶上嵴突显著。鼻孔大,近吻端,与口隅相通,形成鼻口沟;前鼻瓣宽大平扁,伸达上颌外侧;后鼻瓣扁而半环形,后部旋人鼻腔内,与上唇褶相连。口裂宽大平横,但上下颌前部狭小。唇褶与鼻瓣相应地发达,上唇褶宽扁,后端圆形突出,下唇褶较狭长,比下颌露出部分为长;口隅后具一纵行短沟。齿上下颌同型,前后齿异型,前部齿细小,3~5齿头型,后部齿宽扁,臼齿状,方形或长方形,齿面圆凸,多行在使用;上颌每颌正中1齿,每侧7~8+6~8齿,下颌正中1齿,每侧5+8齿。喷水孔小,圆形,位于眼后缘垂直线下方。鳃孔5个,斜列,第一个最宽,其余递次狭小。盾鳞粗厚呈十字形,排列稀疏,基板大而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