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凰”俗称“三座落”,较大规模地称“八厅相向”。潮汕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2][1] “百鸟朝凰”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明朝月湄老寨,清朝以西棉湖郭氏大楼、大寮永泰楼为代表的豪华私人府第,清后期以揭阳丁日昌府、普宁德安里老寨为代表的官家府第。“百鸟朝凰”形制建筑群存世作品屈指可数。[1]“百鸟朝凰”就是以“驷马拖车”为主体,外包“四点金”或“下山虎”,房间可以达到100间 的规模。“百鸟朝凰”的建筑群按照风水学等因素进行内外构造,各组成建筑体数量、装饰以及景观等规划都有巧妙的布局。[1]
“百鸟朝凰”居于潮汕古民居建筑形制的金字塔顶端,集潮汕民居建制大全,涵盖大祠堂、“三厅亘”“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间过”“七间过”“五壁联”“三壁联”“独脚狮”等,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是潮汕古民居建制精粹,承载着最全潮汕古民居文化历史底蕴,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和科研价值。[1] 名称由来
凤凰,以其雍容华贵的体态,艳丽动人的羽衣,被人们视为美丽、高贵、善良和吉祥的象征,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建筑形制“百鸟朝凰”意喻于此,建制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空间形态和布局上,以“凰”为核心,百鸟从四面八方朝凰飞来,各建筑要素、数量、装饰以及景观等都严格按照此形态进行布局,建筑整体统一,又独显特色。“百鸟朝凰”包含了许多建筑形制,是由多种小型建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制度组建起来的集合体,总体架构形似方印,又似满月,内部规划纵横分明,各小单元建筑体布局清晰,在潮汕各类知名大型古村落中实属罕见。“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居中而尊、面南为尊”等古代哲学思想在此建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宏大的“百鸟朝凰”形态昭示着族人之间超乎寻常的凝聚力,如月湄古寨卓氏先人虽然来自几个不同地方,从建寨一直只居住着卓氏一个姓的族人,共同奉东汉褒德侯卓茂公为太始祖,宗族内部也不“分房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