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史

台湾经济史
台湾经济史》是由候家骏编写,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历史体著作,主要讲述了台湾经济发展起自大航海时代。

史前时期

根据考古遗址的发掘,台湾在旧石器时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现有的证据而言,目前台湾最早的文化为长滨文化(以八仙洞遗址最具代表性),这是在东海岸所挖掘出来的考古遗迹。而在台南县左镇一带,则挖掘出原始人类骨骸,史称左镇人。在台北盆地则有圆山文化、芝山岩文化和植物园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
台湾史前的经济活动,因无文字记载,并无法描绘其全景,约略只是捞贝、渔猎及农耕为主的经济活动。在植物园文化晚期,距今2000年前左右,包括台北在内的整个北台湾进入金属器时代,十三行文化则为其代表。此阶段的史前人类分布范围更广,除上述数个文化层地区之外,还包含位于台北市中山区的西新庄子遗址。十三行文化大致从距今2300年前开始出现,到汉人进入台北后才正式结束。而该文化的经济活动更为加强,除了已知炼铁,制造精致铁器外,渔猎与精致农业活动也是主要经济特征。除此,十三行文化,已有可用来纺织的陶纺轮,并利用简单工具来制作衣服。
大部分学者根据晚期十三行文化的特征,推断该文化为平埔族的活动纪录。虽说没有文字记载可供佐证,但是大致可以确定的是,与汉人接触前的平埔族或其他原住民族群的经济活动约略也着重于捕鱼、狩猎与山田烧垦式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