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风(1900年—1988年),字乐山,号仁斋,江苏无锡人,祖籍常州。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首届毕业生,系徐悲鸿先生高足,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太湖画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2][3] 人物生平
徐风(1900年—1988年),字乐山,号仁斋,江苏无锡人,祖籍常州。他是徐悲鸿美术教育体系的优秀实践者和传承者,也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凤于1918年成功考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并与同学钱松嵒一同受到江南花鸟画名家胡汀鹭的启蒙教育。192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首届艺术系,受到徐悲鸿老师以及著名画家吕凤子、潘玉良、张书旂[qí]、汪采白等人的悉心指导,通过与同窗吴作人、吕斯百等人的切磋交流,他的绘画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2][3] 在抗战时期,徐风在湘、桂、赣、黔等地辗转,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坚持艺术创作。数年间,他完成了200多件画作。1943年夏,他在贵阳举办了个人画展,仅三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3万人的参观。这场画展在当时 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徐风也因此被誉为“极有希望之青年画家”。他的作品得到了徐悲鸿老师的高度评价,称赞其画作“清音”“元气淋漓”,这种艺术界的最高评价在当时只有傅抱石和徐风两位画家获得过。[4] 徐风不仅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各个领域,包括山水、花鸟、蔬果、人物、飞禽走兽和书法等,在素描、水彩、油画以及艺用解剖等教学领域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心得。他的画作风格独特,早期作品格调高雅,气韵生动;中期作品笔墨纵横,挥洒自如;晚期作品则显得敦朴浑厚,淋漓尽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