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代翼

春秋早期晋国内战
曲沃代翼,又称为曲沃代晋、曲沃克晋等,[3][2]春秋时代早期一次晋国长近67年的内战。因为曲沃代翼是小宗取代大宗,该事件成为礼乐崩坏的标志事件。[3][4]
西周末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身亡,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天子威望骤降,各诸侯国开始骚动。晋文侯协助平王东迁,扩张晋国领土,但对弟弟成师(曲沃桓叔)一直提防,未予分封。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昭侯继位,被迫将成师分封于曲沃。成师到曲沃后,积极准备夺取王位,壮大实力。公元前739年,他试图篡位但失败,将志向传给儿子庄伯和孙子武公。曲沃家族祖孙三代以夺取晋国王位为目标,持续了67年的内战,先后杀害五位晋国国君,迫使一位出走。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攻占翼城,结束内战,迁都绛邑。随后,他向周釐王进贡,请求承认其合法地位,周天子封他为伯爵,曲沃武公正式成为晋武公,位列诸侯。[5]
曲沃代翼通过推动晋国的第一次大范围启土,不仅为晋国的强盛打下了基础,也在春秋时期的权力结构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事件背景

西周时期,晋国在约280年的时间里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当时,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诸侯们不敢有大的动乱。然而,局势突然发生变化: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身死国灭,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天子的权威因此急剧下降,各诸侯国开始骚动起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