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握桥-抖音百科
兰州握桥又名卧桥,在兰州城西,始建于明永乐间(1403~1424),清代两次重建,现在的位与水车博览园内。[1] 主要景观
兰州旧时有八景,其中之一是“虹桥春涨”,虹桥春涨是指雷坛河握桥的美丽景观。握桥位于阿干河下游的雷坛河上,即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东侧雷坛河桥处。据《皋兰县志·桥津》记载:“卧桥又名三公桥,在袖川门西二百步,当阿干河口。架木横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其上覆盖如屋,楹栏齐整,亦匠心之巧者”。《重修皋兰县志·舆地下·津梁》载:“卧(一作握)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在袖川门外二百步阿干河上。”阿干河源于马衔山,沿途汇集马坡、银山、铁冶、阿干、石佛沟、后五泉等水,于白云观西侧流人黄河。全长44.6公里。古人称阿干河为浩门河,明代有“浩门春涨”景观,即清代的“虹桥春涨”景观。握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木梁桥,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对兰州握桥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兰州握桥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兰州握桥始建于唐代,相传是仿“河厉”之制而建的。“河厉”是吐谷浑所建造的一种桥型,它的仿造说明,早在唐代,兰州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兴盛。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兰州握桥的建造,是兰州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