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惠中

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
任惠中,1957年12月25日生,山东省莱州人,1977年特招入伍。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究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特聘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任惠中人物画工作室导师。[1]

人物经历

1958年
12月25日生,山东省莱州人;
1972年
中国画《育雏》在中国西安•日本奈良互结友好城市活动中,作品作为西安市政府礼物赠予奈良市政府;
1974年
开始发表美术作品,见于《西安日报》等; 国画《茁壮成长》参加西安市青少年美术作品展览;
1976年
参加西安市商业系统纪念主席丰功伟绩展览,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展览的版面绘制和设计,画了大量宣传画和展览版面插图,锻炼了造型,同时也是对表现手段多样性的磨炼;
1979年
国画《走在时代前面》参加陕西省四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
1980年
参加兰州军区美术创作学习班,创作中国画《巡演》,发表于《人民军队报》; 深入青海省共和县青海湖塔尔寺藏区写生一个月,写生300余幅; 开始参加兰州军区话剧团舞台美术的绘景、设计和制作工作;
1981年
初春,深入甘肃玛曲和夏河藏区写生采风两个月,画了大量速写和水墨写生; 夏,赴青海海晏、刚察写生一个月; 10月深入四川九寨沟油画写生一个月,写生四十余幅;
1982年
木刻《小房东》入选全军版画展览,发表于《甘肃日报》; 参加兰州军区美术创作学习班,创作中国画《瑞雪》、《采风图》(合作)入选纪念建军55周年全军美展; 中国画《春》发表于期刊《陇苗》封面; 先后三次深入甘南藏区、陇南山区、宁夏固原地区写生;
1983年
借调兰州军区司令部四个月,负责兰州军区司令部文化活动中心的总体设计,创作国画《晨曦》《陇原春早》等二十余幅作品; 应甘肃省委党史办之邀,创作国画《西渡黄河——西路军西进》; 为收集《腊子口战役》创作素材,经临洮卓尼临潭岷县、腊子口、麻牙、迭部、打拉沟、诺尔盖、郎木寺玛曲碌曲夏河等地写生、采风,历时三个月; 国画《瑞雪》发表于《民兵建设》,《采风图》发表于《解放军画报》。
1984年
调入兰州军区文艺创作组,任美术创作员,创作《大漠风》、《昭君出塞》、《藏区组画》等作品; 为甘肃人民出版社《孙敬修讲故事》作插图五十余幅; 赴宁夏中宁中卫写生;
1985年
任兰州军区文学、美术学习班教员(三个月)并开始专攻中国画人物画的研习和创作; 国画《幽禽》发表于中国画大型丛刊《朵云》; 入青海西藏写生一个月;
1986年
随参战部队深入云南老山前线体验生活,采风、写生三个月并赶往西双版纳瑞丽大理写生; 国画《筑》入选《南疆前线全军美术作品展览》,并发表于《解放军文艺》封二; 赴甘南[]海乡写生一个月;
1987年
参加全军美术创作学习班,作品《雪落天声》入选纪念建军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国画《姐妹俩》等; 深入甘肃河西走廊写生采风;
1988年
赴甘肃武威、张掖祁连山嘉峪关敦煌观摹、写生一个月; 国画作品《晨》发表《解放军画报》; 《青稞酒》参加北京八十年代中国画展;
1989年
创作《寂寥的草原》《迁场》《高原之歌》等作品; 赴新疆南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吐鲁番等地写生、采风两个月; 国画《草原微风》参加海峡两岸水墨画交流展; 国画《疾风》发表于《美术》杂志; 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西部雄风——画家任惠中”介绍艺术成就; 《人民日报》发表评文《牧歌式的礼赞——任惠中西部速写赏析》并刊发速写;
1990年
先后在甘南玛曲、尕海写生一个月有余; 为兰州军区文化中心、军区俱乐部作大幅国画6幅; 在甘肃画院举办“兰州军区蒙子军、李坦克曾来德、任惠中四人画展”; 国画《阳春》参加香港中国艺术大展,并入编中国艺术大展作品集; 入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
1991年
甘南藏区写生、创作; 应邀在中国画研究院画廊举办甘肃五人小品联展; 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做了报道; 作品《远方》入选大型画集《中国名家书画选》; 被聘为甘肃画院院外画家;
1992年
江苏画刊》4个版做专题介绍,国画《兄妹开荒》入选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 国画《辉煌之路》(合作)、《雪线》参加全军美展并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均入《全军美术作品集》,国画《秋声》参加首届全国花鸟画展览,并入大型画集《中国花鸟画》; 进藏区写生20天; 《大河之源》入选“黄河画展”,并被黄河博物馆收藏; 破格评定为国家二级美术师;
1993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任惠中画集》,收入五十余幅作品; 《大草坝》入选《93”中国画大展》,《远方》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俏缨》(合作)入选第三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 《请喝一碗青稞酒》获“东方杯中国画大奖赛”东方奖; 并被香港东方艺术中心收藏;
1994年
国画《雪线》入选“中国当代工笔画第三届大展”; 国画《圣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优秀作品展览; 《国画家》刊登作品《远方》; 国画《草原上的路》等四幅作品入编《93—94中国艺术收藏年鉴》; 国画《沙静阳关道》发表于《昆仑》封底; 分别两次带学员到甘南藏区和新疆和田、喀什写生;
1995年
国画《兄妹开荒》获“纪念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 传略入编《中国文艺家传集》; 品泉轩出版《现代中国画家——任惠中》画集; 春节期间入藏区采风20天;
1996年
国画《原上草》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国画《纳凉图》被中南海收藏; 国画《空境逾寂》入选《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大展画集》获优秀作品奖; 带学员深入藏区写生一个月;
1997年
国画作品入选在韩国举办的“97中国书画家作品展”; 作品《盛世》入选“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览”,获优秀奖; 国画《西线》、《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合作)入选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获全军文艺新作品美术二等奖; 参加“97金秋全国中国画十一名家特别邀请展”,其中《母与子》被江苏美术馆收藏; 《藏女汲水》等四幅作品由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选送巴西等国“中国画巡展”。春节在藏区写生20天;
1998年
《西部速写》获《时代风采——全国写生画展》佳作奖; 《朝》等三幅作品参加“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 《人民的好总理》(合作)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入选“毛主席纪念堂珍藏书画集”大型画册; 《纳凉图》被北京大学收藏; 深入甘南藏区采风写生一个月; 出版《任惠中•国画作品》挂历;
1999年
国画《阳光金灿灿》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国画《吉羊》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并入编该展大型画集; 入甘南玛曲、诺尔盖写生一个月; 《高士风流云松间》被清华大学收藏; 《中国日报》、《中国艺术报•艺术家》、《文艺报》等专题介绍艺术成就;
2000年
兰州秋田会馆举办“任惠中•中国画展”; 徐州箫龙士艺术馆举办“任惠中画展”; 《美术观察》专题介绍并发表论文“生活体验与艺术创造”; 作品《兄妹开荒》获北京市美展二等奖; 作品《西部之二》入选“今日中国美术”资料卷; 作品《愿》及传略入选《中国美术家选集》(1900——2000),北京邮政管理局发行“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任惠中专辑”; 为上海“陈云纪念馆”创作《陈云在一汽》(200×500cm)(合作); 带学员入高原藏区写生一个月;
2001年
国画《盛世》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入编《百年中国画集》; 国画《纳凉图》被蒲华美术馆收藏; 《对弈图》被山东大学收藏; 《藏区风情》被人民美术出版社收藏; 国画《曾中生》参加“八十光辉”全国人物画精品展览;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名校名师——任惠中教学写生作品示范•素描速写》; 带学员山西、陕西写生一个月;
2002年
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拍摄并播出《人物与作品——任惠中西部作品赏析》; 为全军十大杰出青年绘制连环画“青春风采”创作; 在山东省莱州市博物馆举办“故乡情——崔开玺、任惠中画展”; 作品《八仙过海》作为礼品,曾庆红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赠送日本政府; 国画《速写今日》获全军美展三等奖; 春节期间入藏区15天;
2003年
国画《对弈图》被外交部收藏; 随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团赴西藏采风15天; 正月参加拉卜楞寺展佛节并采风15天; 赴陕北、山西写生一个月; 《中国书画名家•任惠中人物画技法》VCD光盘全国发行;
2004年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中国人物画精品——任惠中》,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名家名画——任惠中水墨头像精选》; 《牧人》等两幅作品参加“新经典•重提学院派”画展并入画集,同时论文“绘画的基本功”入编该展论文集; 《水墨人物写生》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赴藏区写生、采风20天; 作品《人民代表》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作品发表于各种报刊一百余幅; 被聘为中国画研究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授课;
2005年
《人民日报》刊论文“注重中国画的笔墨感觉”; 《2005中国美术状态考察•中国画部分》,发表访谈一篇,作品十余幅;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国画《出行》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入编该展大型画集; 国画《桑吉卓玛》参加“首届中国写意画作品展览”; 国画《瑶族长鼓舞》入选“中国画长卷•神州颂”搭载“神州6号”;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教法•任惠中水墨人物写生》出版; 安徽美术出版社《任惠中•艺术与生活》出版; 冬天入藏区采风写生20天; 被聘为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学员授课; 作品发表于《中华艺术家报》《科学与艺术》《艺术世界》《中国典藏》《水墨前沿》《中国画收藏导报》《美术向导》《美术报》等刊物;
2006年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雅风集•任惠中》出版; 国画《老乡》参加“全国农民•农民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精英班授课; 大量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道》、《青年书画界》、《国画家》、《新水墨》、《美术世界》、《中国书画家》、《华夏美术》、《美术论坛》、《中国画范》、《大家风采》、《中国画市场》等报刊; 春节入甘南写生20天; 带军艺学员和国家画院学员在沂蒙山老区写生一个月,水墨写生40余幅,速写百余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