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汉森

气候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1941年3月29日出生于美国,气候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
1963年,詹姆斯·汉森获爱荷华大学学士学位,1965年,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获爱荷华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汉森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1-2013年,汉森教授任职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所长(GISS)。2013年从NASA退休后,汉森继续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并主持气候变化、认识与应对项目。[1]2023年11月2日,汉森的最新研究《Global warming in the pipeline》(全球变暖正在酝酿之中)在Oxford Open Climate Change发表,研究指出,与工业化前时期的平均气温相比,未来十年地球变暖可能超过1.5摄氏度,并且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摄氏度。[2]
詹姆斯·汉森被称为“全球变暖研究之父”。[3]1990年,汉森获得NASA总统卓越贡献奖。2001年,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Roger Revelle奖章。2006年,汉森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2010年获得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苏菲奖等。[1]

人物经历

1941年3月29日,詹姆斯·汉森生于美国。1963年,詹姆斯·汉森获爱荷华大学学士学位,1965年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67年获爱荷华大学博士学位。1974年,汉森开发出NASA第一代全球气候模式。1981年,汉森在Science发表的文章首次使公众意识到了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成功地预测了气候变化的趋势。1988年,汉森在美国国会为气候变暖作证,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同年,汉森提出“气候骰子”概念。[3]1996年,汉森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1-2013年,汉森教授任职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所长(GISS)。2013年从NASA退休后,汉森继续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并主持气候变化、认识与应对项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