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水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西南方向嵩山西侧。在石河上游15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汛期极易暴发山洪,冬春则几乎年年断流。 旱情治理
沿岸110多个村庄,十年九旱,建国前粮食亩产仅50余公斤。建国后虽大力开展抗旱,但在1955~1966年期间,粮食亩产始终徘徊在150~200公斤之间。 1950~1970年间有12个年份因干旱出现绝产地块,还有44个村庄人畜用水未得解决。
水坝修建
1950年夏在青石崖村东筑坝建水库,因在青石山区建库蓄水从无先例,加之急于动工,选址不当,大坝渗漏严重,工程停止。1966年,县、地、省水利部门总结经验教训,经周密调查研究,迁嵩山西侧建库。枢纽工程由山东工学院和县水利局设计。从五井、城关、杨善、辛寨、营子、七贤、冶源、龙岗、尧山、杨家河10处公社调集民工2.5万人,于同年11月9日动工,不到3个月即提前完成清基任务。1967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工地,领导干部被揪斗,工地秩序混乱,民工保持人数不足万人。1968年底,原工程指挥部恢复,民工增多,1969年汛期前,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动昌乐、昌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