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湖-抖音百科
当湖又名柘[zhè]湖,即浙江平湖别称。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会稽郡,次年建海盐县,治城在华亭乡(今上海市金山区)山名柘山,林名柘林,平湖为其西南境。当湖,除了作为平湖县的别称外,又是湖名和县城名。陆稼书在当时的理学界被称为陆当湖,嘉定有纪念他的“当湖书院”;清代还有沈绿崖、张云锦的竹枝词《当湖百咏》,著名的古典围棋谱《当湖十局》,地方文集《当湖文系》、《当湖诗文选》,地方志则有《当湖外志》等;民国时期有《当湖日报》,李叔同称自己是“当湖王布衣”。 当湖历史
秦始皇毛胜铭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治陷为湖,名柘湖,海盐县治移武原乡(即今平湖,春秋时为武原乡)。 清代的围棋无比繁荣,产生过许多围棋高手,其中尤以范西屏、施襄夏煌煌然踞于诸位“高手”之上。范西屏和施襄夏两位大师,无疑都有是棋艺方面难得的天才。所谓“落子乃有仙气,此中无复尘机,是殆[dài]天授之能,迥非凡手可及”。说是天才,乃是就他们所能达到的高度而言,当然不是”天授之能”,而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结果。因此,两位大师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启人深思的东西,值得研究。我感觉有如下三点:一、两位大师自幼都受到围棋的熏陶,这是与他们各自的家长爱好围棋分不开的。二、都有受教于名师。三、都有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形成迥然不同听风格和流派。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缺少个性和独创性,那就不会有所成就。反之,个性愈鲜明,创造性愈特殊,成就也就愈大。围棋艺术自然也不会例外。 范、施年岁相仿,同乡同里,都有出生在爱好围棋的家庭,又都受教于同一位老师,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可以说,两位大师在他们的棋艺生涯中,起点基本是一样的。但也略有不同,即西屏自幼天资聪颖,而襄夏则“性拙喜静”。由于这一点差异,襄夏成为“天下第一手”的时间,竟比西屏晚了将近十五年。然而他毕竟赶了上来,终于和西屏站到同一高度。这也说明,天资虽然必不可少,但也并非是决定成败的因素。两位大师起点尽管基本相同,但个性和创造性却不相同。按道理两人同受教于俞长候,耳濡目染,自会受到较深的影响,然而在他们身上和棋艺风格中,他们又自创一格。“雏凤清于老凤声”是艺术家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关于范、施的棋艺风格,这里想强调一点,即一位是感觉型的代表,一位是长考型的代表,春兰秋菊,各擅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