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

春秋时期鲁国上卿
庆父(?—公元前660年),姬姓,名庆父,字仲孙,春秋时期鲁国上卿,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异母弟。[1]
齐桓公的姊妹文姜嫁给了鲁国国君鲁桓公,但是齐桓公异母兄齐襄公与文姜有私情,鲁桓公最后被害死文姜与鲁桓公所生的儿子姬同继位,就是鲁庄公,他娶了齐侯之女为后,史书中称其为哀姜哀姜嫁入鲁国时,来了个陪嫁妹妹叫叔姜,哀姜与鲁庄公没有生孩子,但是叔姜与鲁庄公生了个儿子叫公子启。哀姜与鲁庄公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庆父、公子牙关系密切。鲁庄公在位三十二年,死后由庶子公子般继位,鲁庄公的胞弟季友辅佐。庆父野心不小,他派人杀了侄子公子般,另立叔姜的儿子公子启为君,是为鲁闵公,庆父与哀姜私情不断,再后来庆父与哀姜密谋杀死鲁闵公准备自立。对于鲁国的内政变幻沉浮,齐桓公极为关心,他派使者仲孙湫出使鲁国,实质上打探鲁国的虚实,使者仲孙湫归来后向齐桓公报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2]
对于庆父的为非作歹,鲁国人忍无可忍,群起而攻之,庆父逃到莒国,哀姜逃到了[zhū]国。鲁国陷入混乱,齐桓公派兵援鲁,另立了季友支持的公子申即位,是为鲁僖公,庆父外逃在莒,在鲁国、齐国的追讨压力之下自杀而死,齐桓公派人将哀姜招到齐国,用鸩酒毒死了哀姜,至此,鲁国的内乱最终消除。[2]
庆父也就是孟孙氏,庆父传了五代后,到了孟献子,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大夫的阶层,根据周礼的规定,平民就不能沿用原来的姓氏,这样就终止了孟孙氏,开始姓孟,所以,孟姓一直到孟献子时才开始形成了孟姓,而后人们则把孟子作为孟姓的一世祖,自一世祖孟子起,孟氏后裔源流连贯,世代井然,至今已繁衍了80多代。[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