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铃兰-抖音百科
铃兰(学名:Convallaria keiskei Miq.),[1]又名:君影草、草玉玲、山谷百合、香水花、铃铛花等[2][3][4],是天门冬科铃兰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5]。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2],欧洲以及北美洲地区[5],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以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2],多分布于海拔850~2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山地、阴坡林下等地带[5][6]。 铃兰植株高可达30厘米,根状茎粗短;叶片通常2片,为椭圆形[5],叶尖端急尖,基部呈楔形[4]。花瓣从顶部略微弯曲,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花朵6~10朵,呈短钟状,颜色为白色,花期为5月~6月。花葶高15到30厘米,稍外弯。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有1脉。[7]子房呈卵状球形,花柱为柱状[2]。浆果呈球形,直径为0.6~1.2厘米,成熟后为红色[5],结果期为7月~9月。[7] 铃兰全草可入药,具有活血、强心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跌打损伤等疾病[8][9]。其次,铃兰浸膏是一种国际认定的名贵香料,可调制多种花香型香精,广泛用于制作化妆品等产品[10]。铃兰植株矮小,且能够净化空气,抑制多种病菌生长,是一种良好的盆栽景观,多作为园林绿化植物[4]。 形态特征
铃兰植株光滑无毛,植株高可达30厘米,根状茎粗短[5];叶片通常2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尖端急尖,基部呈楔形,长7~20厘米,宽3~8.5厘米,叶柄较长[4][5];花瓣从顶部略微弯曲,高15~30厘米,总状花序偏向一侧;苞片为披针形,短于花梗[2],花梗一般长6~15毫米,靠近顶部有关节[5],花朵6~10朵,呈短钟状,颜色为白色,花丝较短,花药为黄色,花期为5月~6月。子房呈卵状球形,花柱为柱状[2]。果实为球形[5],成熟时红色的果实稍稍下垂[4],直径为0.6~1.2厘米[5],果期为7月~9月。[7]种子为扁圆形,表面呈细网状,直径约3毫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