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参-抖音百科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汉代史学家并未记录其字,此为晋人考证所得),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军事家。曹参在秦末跟随刘邦起义并率军征战四方,汉朝建立后又先后任齐国相国、汉朝相国,史称“曹相国”。[4][5][6] 曹参最初在沛县任狱掾(yuàn)(管理监狱的官吏),与汉高祖刘邦关系良好。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天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曹参跟随刘邦响应,于沛县发动起义,此后其在军中领兵作战,参与推翻了秦朝。刘邦平定关中期间,曹参带兵攻占了许多地区,并在不久后跟随韩信打败了魏、赵、燕、齐等诸侯国,战胜楚国、建立汉朝做出重要贡献。刘邦分封诸侯时,曹参论功劳排名第二,获封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侯。[4][5] 汉高祖正式即皇帝位后(公元前202年),任命其为齐国相国,辅佐刘邦的长子、时任齐王刘肥,其间曹参选择采取黄老之道来治理齐国,使齐国上下安居乐业。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相国萧何去世,曹参前往朝中担任相国,其就职后全面延续了萧何时期制定的政策、法令,采取黄老之道治国,使得百姓从战乱中安定下来,被人们所称颂,造就了“萧规曹随”的佳话。而其采取的执政方略也在之后被延续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4][5][7] 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八月,曹参去世,谥号为懿侯。曹参参与建立并稳固了汉帝国,担任相国期间使百姓免于被繁复的法律束缚,得以休养生息,为之后的政策施行开创典范,同时使汉朝国力从战争中恢复,为后续汉朝强盛奠定基础。[4][5][8][9][7]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