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士奇-抖音百科
杨士奇(1365年~1444年),名寓,字士奇,一字侨仲,[5]号东里,以字行[a],谥文贞。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泰和县)人。[1][2][6][7]明初重臣,与明朝大臣杨荣、杨溥并称“三杨”,[2][6]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1][7] 杨士奇早年生活清贫却好学,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步入仕途,明太宗时期,数次协助太子度过难关。[1][7][8][9]杨士奇先后辅佐明仁宗、明宣宗治国理政。他直言上谏、力保赵王,劝谏明宣宗休兵罢战、爱惜百姓、选拔人才,官至礼部、兵部尚书。[1][8][9][10]缔造了“仁宣之治”的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的局面。[1][7]宣德十年(1435年),明英宗即位,杨士奇晋升为少师,与杨荣、杨溥三人共同辅政。后因无力对抗得势的宦官王振,[1][8]又因儿子犯罪入狱,杨士奇于正统九年(1444年)忧愤而终,终年八十岁,获赠太师,谥文贞。[1] 杨士奇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有明一代之首,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11][12]杨士奇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的总裁。[13][14]著有《东里集》《西巡扈从纪行录》等著作,[3][4]是明代“台阁体”的领军人物。[15]杨士奇在明代官员中以文章著称,王世贞称其为“明代文章第一”。[16]明代官员廖道南认为,杨士奇辅佐四朝,始终如一,是社稷之能臣。[17] 人物经历
太祖年间: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