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WuhanYangtze River Bridge)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连接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武昌区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作为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之称。武汉长江大桥连接起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串起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9][1][2] 武汉长江大桥总长1670.4米,其中,主桥长1155.5米,共3联9孔,每孔计算跨度为128米;左岸(汉阳侧)引桥长303.45米,共17孔,每孔跨度为17.2米,右岸(武昌侧)引桥长211.45米,跨度共2种,分别为17.2及16.0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约20米,为4车道。武汉长江大桥终年巨轮航行无阻。[10][9][11] 武汉长江大桥从1912年詹天佑担任粤汉铁路会办时第一次规划,到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建造长江大桥的议案,共历经五次规划,最终得以建成。[12]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13]1957年9月25日工程竣工,[14]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总投资1.38亿元,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15]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