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在发展个体心理学概念时,脱离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他曾一度将自己的工作称为“自由精神分析”,但后来拒绝了“精神分析家”的标签。阿德勒的理论以“人的行为受社会驱动”为核心,主张心理学应关注个体的主观目标和生活风格,而非仅分析潜意识。他强调人的自卑感与个体的补偿机制,认为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自我完善与社会价值。其方法涉及性格研究的全貌观方法,对20世纪后期的心理咨商和精神医学策略产生了重要影响。阿德勒在1922年至1930年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1] 阿德勒是最早强调社会因素在个人重新调整过程中重要性的人,将精神医学带入社区。192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32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2]他的主要著作包括1927年出版的《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和《理解人性》。1937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赴苏格兰亚伯丁做讲演旅行时病逝。[3]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