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

海象科海象属的唯一物种
1
4
海象(学名Odobenus rosmarus),海象科现生唯一物种。体型巨大而笨重,身体圆润,颈部粗大,头部相对较小,皮肤厚而粗糙。海象长有长而明显的上犬齿,形成獠牙,且终生生长[5][4]雄性雌性身长更长,体重更重。雄性体重1200~1500千克,平均体长320厘米;雌性体重600~850千克,平均体长270厘米[5]。海象在温暖干燥处皮肤多为黄褐色与红褐色,刚离开冷水时皮肤为淡淡的灰色[5][8]
海象在北极亚北极地区几乎呈环状不连续分布,多栖息于浅海地区,也经常在沙滩、岩石海岸或浮冰等地休息与换毛[3][4]。海象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易危(VU)物种。海象也于197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2]

分类和演化

分类

海象属于食肉目Carnivora),是鳍脚超科(Enaliarctidae)中海象科(Odobenidae)的唯一物种,1758年由瑞典生物学家林奈(Linnaeus)命名[2]。根据形态特征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已确认有两个海象亚种,即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海域以及西伯利亚北部拉普捷夫海的太平洋海象(Odobenus rosmarus divergens Illiger,1815)和分布于大西洋北部海域的大西洋海象(Odobenus rosmarus rosmarus Linnaeus,1758)。而另一个潜在亚种拉普捷夫海象(Odobenus rosmarus laptevi Chapski,1940)仍存疑[5][3]。在拉普捷夫海发现的海象很有可能位于太平洋海象种群分布区的最西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