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银-抖音百科
硝酸银(英文:Silver Nitrate)化学式为AgNO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摩尔质量为169.87 g/mol,纯硝酸银为无色或白色晶体。硝酸银易溶于水、氨水,纯硝酸银对光稳定,但通常由于产品纯度不够导致见光会分解,所以其水溶液和固体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纳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一般通过银和硝酸反应来制备,其在摄影领域,化工领域,医疗领域应用广泛。[1] 发现历史
公元前69年在古罗马出版的药典上就提及到了硝酸银,因此硝酸银很可能在2000多年前就已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2]公元703-705年,硝酸银用作药剂已被明确记录下来;1520年,瑞典医生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使用硝酸银处理伤口,这一方法一直延续至今。[3] 1725年,德国科学家J.H.舒尔观察到白垩和硝酸银的混合物曝光后变黑。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希尔通过研究“氯化银见光变黑”这一现象为后来的银盐照相打下了基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化学家们对光的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诸多进展,发现了如铁盐的照相化学作用、铬鞣明胶的光敏作用等,这些成果奠定了感光化学的基础,使得后来摄影术的发明成为可能。[4]英国化学家、发明家W·H·福克斯·塔博特于1841年发明了“卡罗法”,具体做法是将氯化银沉淀在纸上,再加过量硝酸银敏化,然后与底片叠合放在日光下曝晒1小时制作相片。[4] 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