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
高邮战役也称江高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役,主要指挥官为粟裕、岩崎学。[1][5][2]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华中敌占区大部相继被收复。但国民党集团妄图抢占胜利果实,勾结诱使盘踞在江苏高邮邵伯一带日伪军拒绝向新四军投降。1945年12月19日至26日,新四军华中野战军集中15个团兵力,向驻高邮日伪军发起全面进攻,一举拔除残存日伪据点,歼灭日军1100余人、伪军5000余人,创造新四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纪录。26日凌晨4时,在日军缴械投降后,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代表新四军,主持在日军“洪部”礼堂举行的驻高邮日军受降仪式,此次受降仪式是日军向新四军投降规模最大的一次。[1][3][1][4]
高邮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中解放区南线,此次战役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内的日伪军据点,将苏皖解放区连成一片。2015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通知,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的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6][4][7]

战争背景

高邮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中解放区南线。地处京杭大运河东岸,南控扬州,北扼两淮,是苏中连接苏北的水陆交通要道,被称为“运河大门的铁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史料记载,高邮东面是一片水网和开阔地,成为天然屏障;西面紧靠高邮湖,烟波浩渺,北面土城横亘,南面背靠敌区,层层紧固的工事和复杂的地形,给新四军攻城造成了极大的困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