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英文名:Zhu Rong[1])是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所携带的火星巡视器,也是中国首辆火星车。[2][6]祝融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重约240公斤,长3.3米,宽3.2米,高1.85米。[7] 祝融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5][8]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8月15日,祝融号完成90个火星日既定科学探测任务,累计在火星表面行驶1921.5米。2022年5月18日,受着陆区冬季严寒和沙尘天气影响,祝融号进入冬季休眠模式,预计2022年12月前后恢复正常工作。[9]2025年2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古海洋痕迹。[10] 祝融号携带有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等6台科学载荷,主要用于在火星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和火星气象环境探测工作。[7][6]
研发历程
研发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