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英文:Murphy’s Law)又称墨菲定理,是社会心理学概念。[1][2]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5]
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名叫爱德华墨菲的航空工程师的名字命名的。1949年,墨菲受命参与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1实验。其中一项实验中16个传感器全部被焊装错误,最终导致试验以失败告终。事后墨菲感慨道:“如果有任何方式可以让技工出错,那么他一定会出错。”这句话在几天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被人引用,随后在社会上流传开来。[1][4][6]在墨菲定律中,许多表述忽略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或者将其标准大幅降低,以至于概率性表述被说成是确定性表述。此外,不同于一般科学定律,墨菲定律的许多表述明确带着主体干预因素。因而在这种意 义下,墨菲定律不应被视作传统的科学定律,而是被看成是一种心理学定律。[7] 墨菲定律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并称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三大发现,在安全管理领域应用广泛。墨菲定律强调不可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的发生。它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后,可以减少和杜绝许多事故的发生。[8][9][10]
定律起源
爱德华·墨菲是美国空军莱特航空试验中心的一名设计工程师,他曾参与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