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猷

方克猷
方克[yóu](公元1870-1907),字子壮,号凤池,临安于潜方元铺人。他是清末数学家,学贯中西,著有《方子壮数学》等,为当时数学界叹为“几何大家”。[1]

人物生平

方克猷年少时聪慧过人,品性端方,7岁束发受经,过目成诵,他父亲对他督教也很严厉。他“年十二应童子试,以第一名入泮(即秀才)”。当时县宰出联:“方元鼓打到更楼太阳来哉”;克猷应声而对:“藻溪鱼跳过横塘化龙去矣”,均为于潜地名,对得工整绝妙。13岁补县学生员,光绪十一年(1885)15岁选拔贡,七试皆冠其曹。光绪十六年20岁赐进士出身,任刑部主事。其把着述的《曲线考》、《八线法衍》、《四元术赘》等合刻为《方子壮数学》。光绪二十二年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父丧丁忧三年。二十六年服满,仍任职总理衙门,专司军务电报。次年考取出使德国随员,随庆亲王赴德谈判。又次年,保送热河理刑司兼都统衙门办事司员,工作谨慎,深受雅颂。并委为热河练军营务处会办、陆军中学堂总办。后保荐入京为员外郎,授代法部举叙司主事。
由于从事涉外工作,又出过洋,直接接触洋务和新政,对外部世界有所了解,这对他后来思想趋向开明与重视科技,有很大影响。
方克猷为官清正,爱恤百姓,忧国思振,赞成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时革命之说风起,君亦变姓加入会党,密谋光复,凡党人被捕,有可设法者皆力营救,其意以复汉乃气运之所必然。……”(见喻长霖《凤池先生传》)。对朝廷诏改官制、订新律,均有所陈说。他还认为“复汉乃气运之所必然”,曾“变姓加入会党,密谋光复,凡党人被捕,有可设法者,皆力为营救”,是个能融合当时世界潮流,具有维新精神和新思想的近代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