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鞭-抖音百科
《神鞭》,是冯骥才“怪世奇谈”系列的第一部作品,1984年在《小说家》上首次发表。它以运用独特的津味语言而闻名,推动了小说语言的新发展,内容诙谐生动却不失深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获得了百花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所谓“神鞭”指的是傻二从小留到大的辫子,它粗黑油亮,能够随着傻二的心意指哪打哪,随着不断的打败天津卫的厉害人物,傻二“神鞭”的威名越来越大。后来随着清朝覆灭,傻二剪掉了辫子,转而练起了枪法,成为了北伐军中有名的神枪手。这篇小说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蕴含着作者冯骥才对之前文化革命的反思与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展望,只有正视民族文化的痼[gù]疾,丢弃糟粕,继承神韵并有勇气去接受新事物才能让中国文化发展起来。[1][2] 创作背景
《神鞭》的创作与冯骥才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联。在个人经历方面,生活在一方土地就会受到这一方土地的滋养,冯骥才出生于天津,幼年在天津的英租界长大,成年后在天津谋生,天津成为了冯骥才创作的灵感来源。他用地道的天津话和独特的天津文化创作出了《神鞭》。[3]在时代背景方面,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开始,不同的经济制度,文化观念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的精神文化怎样抵抗西方文化的冲击”成为了知识分子关注的问题。[4]面对新时代新情况,读者心理和社会需要也产生了变化,文学审美需要重新确定。在这样的局势下,冯骥才另辟蹊径,弃熟就生,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对文化的思考创作出《神鞭》。[5] 内容情节
《神鞭》以清末民初为背景,故事的地点是天津。“大混星子”玻璃花在海神娘娘“出巡散福”之日横生事端,故意挑衅,傻二站出来劝说,谁料遭到玻璃花羞辱,于是傻二用辫子狠狠教训了玻璃花。玻璃花养伤期间因为被打和狠狠落了面子而怀恨在心,在死崔的推波助澜之下发誓一定要找到傻二给他一个教训,于是他先找到了弹弓技艺出神入 化的戴奎一,但他的“双珠争冠”轻松的被傻二化解;于是他又请了津门祖师爷索天响来对付傻二,没想到这祖师爷只会纸上谈兵,拳脚功夫只是花架子,根本打不过傻二;最后,在杨殿起的牵线搭桥下,玻璃花认识了东瀛武士佐藤秀郎,他“抓辫子”功力深厚,玻璃花狂喜,觉得一定能一雪前耻,于是欣然替他给傻二下了战帖,没想到也被傻二打败。“神鞭”的威名由此越来越大。光绪二十六年,天下闹起义和团运动,傻二在“青头愣”刘四叔的劝说下加入了义和团,在与“毛子”的第一战中,他的辫子被炮火打断了,虽然后来在金家父女的帮助和冯掌柜的药方下,他的头发又恢复了以往的样子,但是他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没有根。大清朝亡了,傻二的徒弟赵小辫儿被剪掉了辫子,带头的大兵来到了傻二的院子,原来是玻璃花,他掏出枪想跟傻二算旧账,比试一下,但傻二回想起自己被打断的辫子,像是丢了魂一样,一声不吭,避而不战,几天后就失踪了。一年后,玻璃花再见傻二,发现他剪掉了“神鞭”,练出了“神枪”,精气神儿十足。他用这双枪就像当年使用神鞭一样纯熟自然,玻璃花见状心服口服。后来,北伐军中出出了一位神枪手,他神秘莫测,而只有玻璃花心中有数,知道那就是傻二。[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