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仓鼠

仓鼠科仓鼠属哺乳动物
藏仓鼠(学名Cricetulus kamensis),别名西藏仓鼠、高山仓鼠,仓鼠科仓鼠属哺乳动物[2]体长约84~115毫米,颅长25.7~29.5毫米,耳长12~20毫米,[3]耳壳圆,露出被毛外,耳端无灰白色边缘[2]。吻钝,有颊囊,爪白色,足掌裸露,[2]后足长15~20毫米。[3]尾长接近体长一半,是仓鼠属中尾长比例最大的种。[3][4]
藏仓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克什米尔印度北部,在中国分布于甘肃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1][4]藏仓鼠为高原土著种,栖息环境较广泛,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海拔3300~4100千米的高山草原、高山草甸草原、河谷草甸、河谷灌丛、沼泽草地、高山灌丛及农田和房舍均有活动。[2][5]藏仓鼠在农田活动会盗食谷物,对农业有害。[2]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藏仓鼠物种保护级别列为无危(LC)。[6]

形态特征

藏仓鼠体形中等,体长约84~115毫米,耳长12~20毫米,[3]耳壳圆,露出被毛外,耳端无灰白色边缘,吻钝,有颊囊,爪白色,足长裸露,[2]后足长15~20毫米。[3]尾长为38~62毫米,接近体长一半,是仓鼠属中尾长比例最大的种。[3]藏仓鼠体形与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相似,但尾更粗更长,膨大不明显,覆毛长而密。[4][2]背毛黄褐灰色,比长尾仓鼠灰,腹毛为白色,基部为灰色;背腹毛色在体侧形成波状的界限;尾上部为暗褐色,下部为白色;毛色有明显地理变异和年龄变异(但季节变异不明显,冬季较浅,夏季略深)。[3][2]藏仓鼠的毛色大致可分为两种色型,一类毛色较暗较深,背面从吻端到尾基呈棕灰色或黄褐灰色,一类毛色较浅较淡,背面从吻端到尾基呈沙黄灰色。[2]老年藏仓鼠毛色棕、黄色调为主,年轻藏仓鼠毛色以灰暗色调为主,每根毛的基部均为深灰色,毛端为棕、黄褐色或沙黄色,毛尖为黑色。[2]头骨门齿孔较短,门齿孔后缘达不到或者略接近第一上臼齿前缘一线。翼内窝比仓鼠属其他种仓鼠更长,翼内窝前端可达第三上臼齿后缘,顶骨前外角短而钝,未形成向内方弯曲的尖角。[4]